12/25/2023

2024年高雄羅馬書生命建造查經課程

報名網頁:https://forms.gle/VYULfuXeqdFNJ6nn8
2024年高雄羅馬書生命建造查經課程
主辦:天梯夢協會與德生長老教會合辦
講員:蔡茂堂牧師
日期:1/17、2/28、3/13、4/17、5/15、6/19、7/17、8/14、9/18、10/16、11/6、12/11
時間:週三晚上 19:30-21:00
方式:講員講解學員討論交叉進行
費用:免費參加  自由奉獻
奉獻:https://hldtw.org/2020/10/blog-post_19.html
報名:兩人一組報名(請邀請一位福音夥伴一起報名)    
實體名額 40 名  候補名額10名(實體額滿 列為候補)不限  網路名額不限




12/20/2023

2024年台北羅馬書生命建造查經課程報名

報名表單: https://forms.gle/DFfzd9vaJDuVByoN7 
2024年台北羅馬書生命建造查經課程
主辦:天梯夢協會與火把教會合辦
講員:蔡茂堂牧師
地點:火把教會B102副會堂    台北市承德路三段232號B1
日期:1/26、2/23、3/22、4/26、5/24、6/28、7/26、8/23、9/27、10/25、11/15、12/20
時間:週五晚上 19:00-21:00
方式:講員講解學員討論交叉進行
費用:免費參加  自由奉獻
奉獻:https://hldtw.org/2020/10/blog-post_19.html
報名:兩人一組報名(請邀請一位福音夥伴一起報名)    
實體名額 76 名  網路名額不限  當實體額滿時 報名者就列為候補
影片網址: https://reurl.cc/9pv6vX 

12/13/2023

2024年天梯夢協會講道研習A班

 

        講道是宣揚福音與造就門徒很重要的管道。天梯夢協會為了幫助需要講道侍奉的傳道人與平信徒,特別舉辦講道研習。講道研習由蔡茂堂牧師帶領。參加學員透過網路平台輪流操練講道,並參與分享討論。

報名:1. 網站報名。

 2.會員優先。

 3 主辦單位有審核權。

資格:1. 目前實際有主日講道服侍的傳道人或平信徒。 

2. 會操作使用Zoom網路平台。

日期:2024年 7/23、8/20、9/24、10/22、11/12、12/17  

時間:下午兩點到四點。

平台:Zoom網路教室。

費用:免費參加、自由奉獻。

報名表單 :https://forms.gle/LwyGh7WR7AKDLqUK7

附註:1. 非會員請先上協會網站申請加入贊助會員。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f44XF4qEtJpQ5K_d7R3j5nw4Uz9FKdWtSGUD2rRksT0bF8Lg/viewform

      2. 報名後因故無法參加,請填寫取消報名單。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1VBXXS-fNmDyv224Ex54AOW6-HS3V5VfOaf18L4u0KhjlVg/viewform

      3. 開班後無故缺席兩次,失去優先報名一年。

2024年活動時程表

 

113年度工作計畫

11311日至1131231

項目

計畫內容說明

預定執行期程

會務

會員大會

預定113224日召開

理事會

預定113127日、1026日、119日召開

監事會

預定113127日、1026日、119日召開

  業務

生命建造查經

預定1131/62/173/24/135/186/17/68/109/710/511/212/7由莊信德牧師帶領聖經共讀;1/262/233/224/265/246/287/268/239/2710/2511/1512/20由蔡茂堂牧師在火把教會帶領研讀羅馬書;1/172/283/134/175/156/197/178/149/1810/1611/612/11

由蔡茂堂牧師在德生教會帶領研讀羅馬書

神學專業整合講座

預定113224日辦理

信仰旅程見證

預定113525日辦理

終身學習研討會

預定113921日、1019日、119日辦理

網路講道研討會

預定1131/232/203/194/235/216/257/238/209/2410/2211/1212/17辦理


6/28/2023

2024年天梯夢協會講道研習B班

 

講道是宣揚福音與造就門徒很重要的管道。天梯夢協會為了幫助需要講道侍奉的傳道人與平信徒,特別舉辦講道研習。

        講道研習由蔡茂堂牧師帶領。參加學員透過網路平台輪流操練講道,並參與分享討論。

報名:1. 網站報名。

 2.會員優先。

 3 主辦單位有審核權。

資格:1. 目前實際有主日講道服侍的傳道人或平信徒。 

2. 會操作使用Zoom網路平台。

日期:2024年 1/23 2/20 3/19 4/23 5/21 6/25 。

時間:台灣1400-1600 倫敦0700-0900  。

平台:Zoom網路教室。

費用:免費參加、自由奉獻。

報名表單 : https://forms.gle/FminDhKUduBsGukF6

附註:1. 非會員請先上協會網站申請加入贊助會員。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f44XF4qEtJpQ5K_d7R3j5nw4Uz9FKdWtSGUD2rRksT0bF8Lg/viewform

              2. 報名後因故無法參加,請填寫取消報名單。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1VBXXS-fNmDyv224Ex54AOW6-HS3V5VfOaf18L4u0KhjlVg/viewform

      3. 開班後無故缺席兩次,失去優先報名一年。


6/17/2023

2023天梯夢協會 信仰旅程見證活動


 主題:無聲之路:聾人牧師吳信蒼的生命故事

時間:2023年7月8日上午10:00-11:30

地點:台北和平教會五樓禮拜堂(同步線上直播)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83巷9號
講員:吳信蒼牧師(台北博愛手語教會牧師)

同步口譯(手語對華語):陳慈美師母
回應:陳群鈺傳道(學園傳道會)

3/13/2023

3月11日 題目:長輩靈性關顧 高桂惠教授回應

天梯夢協會終生學習 第三期第二場
〈探索長者靈性照顧意涵〉
講者:周傳久教授

前言:台灣過去對長者的議題比較注重在「臨終」,強調最後人生階段的「和好」。學術界與教會有不同的看法,「成人教育」聚焦對話基礎;「終生學習」則主要希望年長者可以隨順社會轉變,了解新知識、新觀念、新技術。

老年生活是問題的集合嗎?

周教授首先要我們思考的是「人觀」,根據已往一般定義與演進,靈性指人與他人、與超越自己的力量(若相信有,也同意自己的有限)、與自己等三種關係達到和諧。若是如此,人從出生前就有靈性,兒童到老都有,不只安寧照顧階段。

周教授舉了北歐許多國家的例子,特別指出荷蘭近年提出另一種老年健康定義,試圖翻新傳統健康定義。

世界衞生組織1948年定義健康是身體、心理、社會等層面的和諧狀況。荷蘭則進一步設定六個面向,可以檢視自己的生活是不是有目標、有參與、有意義,即使到了衰弱共病時,仍能保有滿意的社會關係和生活狀態。倡議者認為這是生活想法,不是定義和測量。

所以,靈性照顧從往日的去健康中心勤練延緩失能運動,進而鼓勵長者去關心別人,以減輕因為孤獨而付出的社會重大代價。所謂靈性照顧應以人為本,思考個別化生活品質提升,包括被照顧者、其家屬與照顧者等所有關係人的「幸福感」(well being)。

此外,更積極做法是,諸如:面對長輩生理疾病之外,醫生也會開出「社交處方」,針對退休後失去位份者,誘發其價值創造力。

又如:預防性家訪,盤點各種資源,營造長輩繼續學習,互相成長,維護尊嚴的照顧方式。

周教授引了畢嘉士、白光明、邵樂美、譚維義傳教士等人,在台灣奉獻了一輩子的心力,即使年老回到家鄉,仍「樂在施予」,他勉勵大家:

相信事情是可以改變的
相信改變可以從我開始

*****

周教授一開始發問:

幫長者盥洗乾淨算不算「靈性照顧」?

這個問題的確觸動了我們照顧公婆的心情,當長輩剪完指甲、剔了鬍子、洗好澡⋯⋯,算不算「靈性照顧」?他們的臉發光、神清氣爽、睡得香甜,是不是離上主更進一些呢?

2023/03/11   高桂惠

3/11/2023

2024年天梯夢協會講道研習美國時區傳道人C班

 

講道是宣揚福音與造就門徒很重要的管道。天梯夢協會為了幫助需要講道侍奉的傳道人與平信徒,特別舉辦講道研習。講道研習由蔡茂堂牧師帶領。參加學員透過網路平台輪流操練講道,並參與分享討論。

報名:1. 網站報名。

 2.會員優先。

 3.美國時區優先

4.主辦單位有審核權。

5.報名五人以上才開課,二十人額滿後報名者列為候補

資格: 1.目前實際有主日講道服侍的傳道人或平信徒

2. 會操作使用Zoom網路平台。

日期:2024年 1/23 2/20 3/19 4/23 5/21 6/25

時間:台灣時間 9-11AM。

平台:Zoom網路教室。

費用:免費參加、自由奉獻。

https://forms.gle/JioddkNA5C2n8Zca9


附註:1. 非會員請先上協會網站申請加入贊助會員。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f44XF4qEtJpQ5K_d7R3j5nw4Uz9FKdWtSGUD2rRksT0bF8Lg/viewform

              2. 報名後因故無法參加,請填寫取消報名單。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1VBXXS-fNmDyv224Ex54AOW6-HS3V5VfOaf18L4u0KhjlVg/viewform

      3. 開班後無故缺席兩次,失去優先報名一年。



3月11日 題目:長輩靈性關顧講義 主講者:周傳久教授

 

探索長者靈性照顧意涵                                  周傳久

 

引言

因疫情導致居家和機構長者失落帶來各種問題。2022年政府開始特別重視老人靈性照顧,決策者想到機構有十字架與三尊,希望擴大影響安定人心,希望機構開辦靈性照顧課程訓練照顧者。有些縣市甚至考慮納入評鑑,還草擬績效指標,或許這樣大家更配合。或許,這有點窄化靈性照顧就是用點宗教法器或儀式安撫人心。但也不失讓我們有個新契機探討省思靈性照顧。而且過去在部分護理長照評估時也有靈性項目,看似完整,但若使用表格前,管理者和使用者並未清楚詳細的教導和獲悉何謂靈性照顧,卻在評估時要包含此一項目,是否也有點奇怪和難以執行?

肯定政策和期待的人難免討論:什麼是靈性(照顧)除了物質、身體之外的「那個」?只等於十字架與三尊?抓著十字架若不認識基督教的神就能安心?如果需要解說,照顧者的靈性照顧課程得找牧師、法師等解說?或許還得先了解住民對神的認識是什麼?也許照顧者學習靈性照顧用於支持長者,是否照顧者最好先檢視自己靈性如何?找專家來幫照顧者上課,然後執行照顧,透過這樣操作,能為長者於疫情或疫情後的處境帶來多少幫助?過去,護理老師認為為病患把身體保持乾淨就是靈性照顧的一種。因為使病人感覺有良好的形象和感受。但是疫情下大量減少這類接觸的機會,實施靈性照顧似乎要從其他方向著力。

人是萬物之靈,所以照顧靈性就是照顧人有別於動物的特性?這樣,養寵物的人可能不高興。此外,若看「靈性」窄化只有宗教信仰會如何?不只宗教信仰又如何?或者靈性是探討培養有第三隻眼還是別的意涵……

至於老人靈性照顧,過去常見在安寧照顧體系與課程強調。但只有安寧階段的人才有靈性關顧需要?好像不是。只有老人才有靈性或照顧需要?讀者也有人不同意。再者,靈性照顧需要單獨開課?和排泄、備餐、認識失智等一樣並列?或與解剖學、微生物學並列同一層級,以表示重視?這些疑惑若都不處理,趕快物色合乎政府長照師資要求的開課,學員來一大群,還有線上邊趕垃圾車邊開視訊的,趕快補簽進修小時數,而且課程有角色扮演,這樣就成了?

 

思考故事--就您以往的理解,這是或不是靈性照顧

故事:有群人酗酒無法工作而流浪或家暴,政府認為不是他們的問題而是社會結構問題,正逢社會福利資源增加,就發放生活費並給他們住宅。可是許多人控制不住仍然酗酒,甚至拿社福補助買酒。

有位當地醫師來台灣,看到台灣許多小兒麻痺兒童,有的甚至被父母認為天譴,僅給狗食盆子一點食物供其爬行進食,打算隨其而去。醫師返國休假用幻燈片向那群不能自拔的人介紹這些小孩的處境,提供酗酒者們建議,若他們願意,可以將喝酒的錢捐給台灣小兒麻痺孩子能有疫苗與動手術矯正。

當時許多酗酒者聽到醫師的說明與呼求,願意捐款不再拿錢買酒,從無助與貶低自己,重新看見自己的價值。醫師後來幫助上萬台灣小兒麻痺者「從地上被舉起」,站起來,能讀書工作,有更多社會接觸,重現人的價值與尊嚴。這是靈性照顧嗎?這不是靈性照顧嗎?

 

上面這故事是屏東基督教醫院首任院長畢嘉士醫師臨終前對我說的。我曾不明白為什麼他最後選擇這個故事勉勵我,也許,他看到這故事的啟發性。不過他並沒有強調他在做靈性照顧。從以下的探討,或許可見他一生的生活追求,或許還為晚年自己的靈性照顧儲存了祝福資本。站在基督徒觀點看,更是恩典相隨。而我們培養照顧者,或許可以從畢醫師的立場看到,靈性照顧不是只誦經,也不是在人身旁安撫一下而已,可以這樣有創意而影響深遠。

關於靈性定義與靈性照顧,學術文章已經不少。長照實務面則還未普遍重視。就連政策中頗相關、有給付的陪伴服務,也還多半當成認知與體能活動在使用。根據已經在市面的一般定義與演進,靈性指人與他人、與超越自己的力量(若相信有,也同意自己的有限)、與自己等三種關係達到和諧。若是如此,人從出生前就有靈性,兒童到老都有,不只安寧照顧階段。靈性照顧因這定義可謂支持人在不同生命階段與他人、與超越自己的力量、與自己有和諧關係,設法降低、排除阻礙。這不只牽涉死後或者活著的時候與神明的關係、宗教科儀。

開課讓照顧者學習靈性照顧,到底要如何解釋和諧(好的關係)?與神、與人和與自己的和諧(好的關係),人與三種對象的關係是分開的?有先後順序的?之間是什麼關係?基督教重視愛,聖經說神就是愛,愛有兩造或更多。聖經討論愛上帝提到人連看得見的弟兄都不能愛,如何愛上帝?有些神學觀點認為不一定是順序,而是愛神同時就會愛人。

按照聖經記載,我們當中沒有人是創世紀第三章以前的人類。第三章以後世界變化了,這世界的人不太愛和上帝和諧。這樣,怎麼達成靈性定義中的與神和諧?筆者請教牧師,牧師說只有學習願意完全順服才能走向和諧。

和諧(好的關係)需要用一到十來給分數?多和諧(好)才夠?或不吵架衝突就算?意見不同呢?每個人想法不一樣。若按著聖經,愛上帝與其次要愛人如己,是優先明顯可以參照的標準。或許我們可以想想我們與人有顯現這樣的關係否?還有很多照顧者不是信基督教的,他們又和他們超越自己的力量或與所信的神如何是和諧?這些細節不能說不重要,都沒討論,就完成靈性照顧課程通過評鑑,是不是也有斟酌餘地?

基督徒有時會討論彼此的靈性如何如何,也用到靈性兩字。常聚焦關切與上帝的關係,其次,也不會否認關顧與人和與自己的關係。基督徒認為與神有好的關係才能與人有好的關係。所謂「好」的標準在聖經。不可能與神的關係很壞,與人與自己的關係很好很好。在一個已經墮落的世界,不認識神的人的確可以做好事,與人與自己有好的關係。那常常是表面的,心裡怎麼想只有當事人自己明白。能否禁得起考驗就更難說了。

筆者從高中時代在教會裡與到後來在國外,多次遇見羨慕的學霸們,因為看他們很優秀傑出。經過他們願意陳述才知道,其實有出乎筆者想像之外的問題,甚至非常困苦。原來,他們也有另一面。他們過關斬將通過學業、事業考驗,人所稱羨,卻不一定跨過生命問題、人際問題與自我形象問題(內心而非外表和媒體報導的)。

因在教會的生活經驗和從聖經找線索,筆者有個想法,聖經說神是靈,神按其形象造人,而且造的過程還有向土吹氣使其有來自神的靈。是否可推論,靈性是來自創造主的獨特屬性。靈性照顧是支持幫助人於不同生命階段與生活處境,盡可能充分保有靈性的行動。神也是愛,靈性帶有愛的本質,主張因生命更新願守主道、與人相捨成全,而非本於自我,與神、與人邀功德而相互利用。

其實這與前述「與人、與自己、與超越自己的力量……」的說法並無衝突或互斥性差異,也不需要強迫妥協共識。而是更豐富深化思維,做為複雜挑戰的價值依據基底。當然,社會中許多人信仰不同,可各自嘗試嫁接學理以釐清照顧所本。但筆者個人援引基督教對「靈」說明的,和其他宗教信仰相較,還特別牽涉到「人觀」。因為人來自神的形象,不是石頭演化,就影響我們怎樣看他人、看自己。人有尊貴?哪裡來?人(自己、他人)的價值建立在哪裡?短暫?永恆?物質?非物質?什麼是理想的人?該是怎樣?不該是怎樣?理想的人為什麼不容易做到?如何可以追求理想的人該有生活樣式的方向和機會?這些在聖經有詳細答案,暫不在此贅述。

若以上說法可被接受,有助老人照顧者感覺得到有學習靈性照顧和沒學習靈性照顧的差別。人的靈性層面安適可以由內而外影響心理、身體運作和諧。學習靈性照顧,不再是只是因為政府交代要上課所以去坐在教室與電腦前。靈性照顧可以影響用以討論照顧挑戰減少據以為本,思考個別化生活品質提升,包含被照顧者、其家屬與照顧者等所有關係人的幸福感。或者通俗點說,眾所期待人味照顧的本源,不是例行照顧行有餘力、可有可無的服務項目。

此外,我們身為照顧者希望學習幫助長者有靈性安適。我們自己是不是得先有靈性安適?因為我們能安適,才更能把陪同長者營造追求安適。我們本身有靈性安適,我們有比較充足的能量去迎接長者的需要,看清楚長者的需要。而不是機械式的「導演」「四道人生」還有幾道還沒道?拱人家趕快道。

以基督教的基本思想看,照顧者靈性健康,會理解我們是上帝用祂自己犧牲換回來的。我們是上帝展現在長者面前的樣式,看出長者值得被我們花生命陪伴,所以我們陪伴。當然,我們也留意長者如何不會被我們越陪越感孤單?俗話說「是來亂的」。不論我們口才如何、學問如何、外貌如何,從長輩觀點看,有沒有因旁邊有人,發現更多神的愛臨到,不是自己面對困難?享有更多平安與盼望?其他信仰的照顧者或沒有特定信仰的照顧者,如何看待自己的靈性以及如何看待付出的意願和意義?

學習釐清照顧者靈性優先注意,可再想想被照顧者。年老,有什麼有別於非年老的靈性期待?又有什麼年老的特性和資源?例如,這是統整人生終極價值追求的階段,這是身體衰弱器官心智可能不協調的階段,人際關係與位份和還在職場也不一樣。同時,帶著一生的經驗,頭腦如同豐富的博物館,裡面有好多抽屜,隨時可以取出個抽屜資源交錯賦予新的負面或正面的意義。這些對照顧者投入靈性照顧來說,有什麼參考價值?我們如何善用?

討論到此,除了裝備照顧者,千萬別忘了從長者的角度想。有人稱「以人為本」。長者的信仰如何?當照顧者遇見與自己不同信仰的長者宜如何支持長者?此外,長者的生命歷程、人格特性、疾病與衰弱情形、所處的社會心理環境

,如何影響長者的靈性?長者對人生的期待如何?這些未必樣樣全都有關。但是照顧者具備這些理解,較能更寬廣、周延、細緻的觀察和行動。也許有一天能如「失智照顧方程式」,整理出「靈性照顧方程式」?

現在再看前述醫師、酗酒者、小兒麻痺者的故事,牽涉靈性照顧的意涵?應有一些。因為關係使人重新看自己的價值,醫師對別人的痛苦視而有見,展現慈心運用智慧,創造局面協助周圍的人,使自己與周圍的人,和周圍的人與其他人共善而處。更根本的是,這位醫師曾說,「我來台灣並不是要自己覺得做什麼了不起的事情,而是做上帝要我做的事情」。這顯現他自認為願意順服超越自己的上帝,不是衝突關係,而是有愛的享受關係。這其中有許多元素可從聖經找到支持,有支持人得到靈性安適的軌跡。

進一步可以想,人邁向老化,追求靈性安適有什麼挑戰?需要他人協助?或不見得都是壓力,也可能有特別利基?社會、照顧者乃至老人自己於促進長者靈性安適各有何職責?認識靈性,影響我們照顧服務視野什麼?哪些觀念會給我們投入照顧長者當下的想法與做法帶來更多更有建設性的眼光?或許能先說服自己才能提供他人參考。以下舉一些例子。為討論方便,予以編號。

 

1-1荷蘭近年提出另一種老年健康定義試圖翻新傳統健康定義。https://www.iph.nl/en/knowledge-base/what-is-positive-health/

主要差別是世界衛生組織1948年的定義有身體、心理、社會等層面,荷蘭設定六個面向設想自己是不是有目標、有參與和有意義,即使衰弱共病時仍能保有滿意的社會關係和生活狀態。倡議者認為這是生活想法,而不是定義和測量。

 

1-2荷蘭2020年有許多新的失智共照設計,從台灣仍列為專業人員必上的「看視」和能順利進食與排泄、用藥物、哄騙甚至約束等其他方法降低噪動和影響他人,轉向發展失智者終身學習,例如連結、無挫折等多種學習法,使他們發揮能力投入利他服務。因為這樣,失智者就算知道頭腦不行,仍感覺到自己的價值,降低病情惡化和情緒不穩因子--壓力。

https://www.buiten-land.nl/

 

1-3奧地利與德國從荷蘭引進助產士照顧模式 (maieutic model care),根據老人生命史、同理老人內心,重視彌補、支持衰老和住機構而失去的自主感和生活資源,創造各種情感經驗得到更多幸福。這模式使用十七年充分驗證有幫助。除重視被照顧者,也重視支持照顧者將個別長處發揮於服務現場,以豐富老人生活又增加照顧成就感。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aewQg7JBec&t=601s

 

1-4北歐各國自2008年以來推動預防性家訪。人活到75歲,公衛護理師寄郵件恭喜生日快樂,並約訪到府,了解長者生活情形。包含社交關係和生活處境。長者是否與自己、與人有良好關係是觀察詢問重點之一,以便建議長者,附近政府盤點過的資源,有哪些適合長者。半年後再追蹤訪視。過去基督教國家常以基督教信仰鼓勵人,現在由於移民漸多,不再於訪視與照顧場合直接提出信仰討論,以示尊重對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36KuAbtU0o&t=17s

 

1-5丹麥和挪威推動「以人為本」照顧服務創新設計。用系統、通俗和基層照顧者教育程度能夠採用的閱讀、探索、反思和共同發展,認識衰弱身心感受,揣度被照顧者的眼光,維護照顧者的價值,重視個別性。近年一再創新,營造老人繼續學習,互助成長,維護尊嚴的照顧方式。定義「照顧」是支持自我照顧、肯定弱勢者仍有追求自我實現的期待而支持他們自我實現。

https://www.sst.dk/da/viden/demens/anbefalinger-og-haandboeger/haandboeger

 

1-6丹麥、芬蘭、奧地利自2010年陸續發展失智者信仰關顧法,研究者走訪不同教會收集經驗和神學觀點輔以科技學習,建置牧師、執事專用的照顧自學網。學習如何在會眾一般生活和宗教活動時給予支持,幫會眾發揮潛能。即使身體有很多困難,仍能在信仰中享安好。挪威在最著名的安寧醫院設靈性花園,透過路徑、裝飾、光線,提供思想生命的園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ktgBWhG_5w

 

1-7芬蘭二十年前不斷推廣老人身體延緩失能有成,近年轉向倡議心理健康、內心平靜,營造新能力因應挑戰。包含發現自己(不是醫療人員來評估)在衰弱下的長處,開發幫助人的機會,自己做紀錄,維繫生活價值擴大生活視野。這樣還同時使孤獨的人減少。這個國家早已累積大量文獻了解不正視孤獨的重大社會代價。另外,創造多種省思活動 如:個人故事在這種情況下我有什麼好處?儘管有挑戰或困難,我還能感謝什麼?生活的挑戰教會了我什麼?在這些情況下,我生存或前進的自然方式是什麼?在這些時刻我可以向誰尋求幫助?一個月後我會對這件事說什麼?

https://www.ikainstituutti.fi/

1-8考量照顧工作挑戰變化多,丹麥護理之家發展了APP,任何第一線照顧者遇見過大壓力,可以直接按下手機壓力視窗符號,主管立刻知道並且能衡量處理,以幫助所有照顧者能最大程度保持在最好的身心狀態來面對長者。同時,護理長等主管研習「無壓力組織」(Fearless organization),在這個本來以信任聞名世界的社會,加碼保護所有工作者不會怕別人認為自己不好,而壓抑表達。所有員工同時學習新知,以確保基層人員發動新照顧方式,能被管理階層理解而充分欣賞支持。

https://fearlessorganization.com/the-fearless-organization

 

1-9奧地利多個失智機構照顧人員請新移民團體協助接送,相約到大教堂定期舉辦聯合聚會。神父將現場增設許多感覺性裝飾,如地上水桶,旁有小石頭可以丟進去。鼓勵大家想一下,聚少成多,人人願意投入的影響可觀。有中學樂團協同配合主禮人員,有部分詩歌演唱時,合唱團從台上走向來,到失智者旁邊,牽起失智者的手,一起唱詩歌讚美上帝。同時,請失智者和家屬短講,說明自己如何繼續過有品質、有價值、有意義的生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aewQg7JBec&t=601s

 

以上這些故事很少數「擺明」專為靈性照顧而發展。但是從上述與神、與人、與自己面向看,不難找出新角度閱讀到底這些服務不但不是殺時間,不是只是讓照顧者減少「麻煩」,到底有什麼意涵?有時在基督教社會文化背景國家,有其基本人觀、幸福觀、照顧服務觀與科技觀,許多作為很自然,沒有人刻意去強調是「亮點」。接下來再看幾個個人故事。

 

2-1畢嘉士醫師唸唸不忘,他好幾次回顧來台灣時,看到有些身心障的人被周圍的人認為「他們什麼都不好嘛」。他不是批評那些周圍的人,而是從這些被輕看的人的眼光體會而感到傷痛。這和好撒馬利亞人故事中,耶穌提出翻轉眼光角度問律法師,誰是那受傷者的鄰舍,似有相通之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CmEML17kk0&t=3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I-A6H1EKTU&t=314s

 

2-2恆春基督教醫院首任院長黃斯德對筆者說,為什麼我1968年到台灣服務,而2021年仍在芬蘭繼續跑遠路四處進行鄉村醫療?同樣是加拉太書所說基督使我罪中得釋放,白白得來、白白捨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b7vDYw9-tE&t=187s

 

2-3台東基督教醫院首任院長譚維義說,在家和太太相處,只要衝突一定率先說道歉。這並不是一定是他的錯,但靠上帝維持成熟度表達對處境的虧欠,從享受與上帝的關係而和家人恢復、走向更好關係。今天多少人不是譚維義這樣選擇生活而使靈性定義的三種關係破壞,變成處於脆弱社會關係而影響健康到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X6-KxdQ4TQ&t=681s

 

2-4有位護理師從小因父母希望有兒子,生到她第五都不是兒子,就從小被喊多餘的。直到她去恆春基督教醫院接受基督教信仰,她認識自己的價值不是建立在多餘,而是上帝創造生命,上帝怎麼看她。這使她不再疑惑自己的價值並看到自己有人人不能動搖的價值。有天晚上一位乩童拉肚子住院,一夜這護理師為病人換十三次床單。第二天早上接班的芬蘭護理師來,乩童說,我出院時歡迎你們來我家。接班的護理師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而驚奇,乩童說因為昨晚……我這樣被護理師對待。

 

2-5芬蘭牧師白光明九十九歲之前已經行動不便,每天在家用電話唱鼓勵人的歌,問候許多失智失能在家孤單的人,那些人有的不記得自己生日,也忘記幾天前唱過同樣的歌,可是仍然再次享受白牧師的祝福,即使他們衰弱不能逆轉,還是覺得有希望與平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GgqNsKqIuk&t=618s

 

2-6丹麥一位長者九十八歲過世。在她過世前十年,多半時間在家靠電動輪椅移動。每天晚上十點都有兩位居服員來操天車吊掛機與直立移位機,她才能順利洗澡和包尿布上床睡覺。旁人問她辛苦否?她眼睛亮起來說「有這些服務和人幫忙,我還怨什麼?我到底還有什麼可抱怨的呢」?

 

2-7在台南的廖碧女士一百多歲臥床,全身老而弱,神智清楚,每天點名兒孫祈禱。聽到自己帶大的孫女在台北結婚,囑咐家人去吃喜酒要帶個便當回來。她要看到那些喜酒菜。雖然吞嚥也已經不容易,從看到便當得到旁人不能體會的滿足,是心靈滿足?

 

2-8高雄一位住家裡失智阿嬤的孫子發現阿嬤老是說看到鬼怪。與醫師商量後,拿塑膠劍讓阿嬤「看到」就趕鬼。照顧者認為這是最可能合宜的照顧應對策略。另一住機構阿嬤,說閉眼就看到很多鬼怪。一些受過靈性照顧的醫師與照顧者討論有更廣的收集事實與探討角度,認為其實同住一房間的三人常有敵意批評阿嬤值得注意,而且阿嬤看來孤獨。後來建議找鄰房相同信仰的人陪阿嬤晚禱。這兩位阿嬤從靈性照顧角度看,照顧者的處置如何?

 

2-9高雄有一位住自宅阿嬤每天抽菸不停。別人勸他,他說這是唯一的樂趣了。耿耿於懷年輕富有時,鄰居借錢她都樂意,後來潦倒,向鄰居借錢,鄰居臉色難看。她有兩個兒子,一個吸毒入獄即將出獄,另一為職業軍人。她煩惱出獄的又要借錢。後來有一天吃了大量藥物差點出事。她始終在這些關係中直到過世。

 

2-10在台灣屏東,芬蘭來的退休護理師馬莉娜陪同醫師居家醫療訪視一位「皮蛇」患者。醫師請老先生把衣服脫掉以便看背部。老先生脫衣時,一旁的這位七旬的馬莉娜護理師已經表現出隨時備好的雙手看著老先生,很自然不嫌棄的接過來患者脫掉的衣服,而且把衣服慢慢輕柔疊好放在一旁。這讓患者安心,不難為情,不因身上樣子尷尬。屋裡多兩人並沒有「照亮」老先生的骯髒,反而顯出獨自在家難體會的尊貴。老先生表情放鬆愉悅,遇見這醫護人員皮膚還沒好,心先好了一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gtTFQqDHWk&t=69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I1gpqf5VpE&t=309s

 

2-11澎湖有志工熱心到日間照顧中心服務,遇見老人不斷講以前多辛苦。每天講,志工生活也開始辛苦。有一天埔里的牧師聽到表達看法,認為長者這樣講辛苦又講辛苦度日,可能代表生命現階段缺乏新的意義價值經歷。從這個角度,照顧者可以重新看待每天該提供長者那些資源與經驗。

 

2-12蘭嶼有位長者兩年沒有說話,也無法站立,終日臥床。居家護理師職責每次來家的工作是處理排泄。其家人天天看到的是今日明日沒有兩樣,不會有反應的人。有一天來了人拉琴,護理師扶起他陪同他與家人唱歌。這老先生居然向家人示意拿衛生紙擦眼淚,開始激動落淚。他的家人錯愕驚喜也落淚,因為不能預期。這老先生得到了什麼?為什麼有反應呢?反應表示什麼?落淚只是悲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4NXvUmwpPg

 

2-13雲林有八旬老人看到自家附近許多相似年紀的人常常憂愁鬱卒的看著荒涼的田地。因為年輕人外流,老人一生努力的田地現在變得荒涼。筆者與一位家醫科醫師討論這種老人憂愁問題。這位家醫科醫師認為,這不是從開藥改善的角度思考,而是從靈性照顧的角度思考。因為老人的情緒來自老人與土地的關係。或許,照顧者與老人一起尋找新的資源與契機,讓土地有更蓬勃的運用,同時,為已經不再適合烈陽高度勞動的老人,發展其他群聚活動,走進新的生命意義,可能改善老人的愁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BUa03ULv0&t=14s

 

從畢醫師與酗酒者和小兒痲痺者到以上這些故事的「何以致此」,看到人的幸福與否有各種內外在外因素,跨過時間縱深藏於心裡。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照顧者、被照顧者的處境眼光,導入靈性照顧與神、與人、與自己三面向會發現,照顧者可以從靈性照顧開展一些同在方式,更知道在做什麼。也可以試圖同理被照顧者,想想這些故事給我們那些價值原則,使我們更知道該在什麼處境做什麼、說什麼與不做什麼、不說什麼。這些故事同時讓我們看到有些照顧者自己也是老人,甚至很老。他們為什麼可以保有如此樂觀開朗並有那麼多助人能量?他們像誰?我們希望像他們?或者我們有自己的標竿?

或許,學習靈性照顧在支持人願意追求生命的意義、有機會遇見真理答案、倚靠所得真理看生活、承認有限以謙卑追求、以互助走向終極滿足。

啟發所以照顧者應學習裝備自己,洞察對方,提升敏感度擴展照顧層面。慎重陪伴,覺察需要提升互動內涵而非就是帶活動。發揮創意,支持發揮潛能滿足使人不孤單。慎用科技,維護連結開發生命新境界。從這些管道使人與多方和好。

照顧,似乎脫離不了與物質相關。但照顧者有新的行動,使人感受看到聽到聞到有幫助、尊重。靈性至少有三種關係,但不止關係,關係總加不等於靈性。

如何不會過廣的硬將所有互動都說是靈性照顧?我們希望成為以上這些故事的照顧者?我們衰弱時希望遇見以上這樣的照顧?或許要看我們接受哪種靈性的定義與看法?與接受的期待是?